海之声新年演出季:助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未知 2020-02-21 15:05 来源:未知

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与人文价值,同时也是了解历史,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民乐、京剧、相声等传统文化节目精彩纷呈,深受观众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关注。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0年第十届“海之声”新年演出季用一场场经典节目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和新生。

文化建设,惠民是最终目的。一直以来,海淀区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精品引领和文化惠民的指导思想,让更多人民群众走进剧场,感受演出的欢乐。第十届“海之声”新年演出季不仅充分展示了文化创建成果,吸纳更多精品艺术演出奉献于民,更是将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百姓更加便捷、高效的享受文化惠民成果、欣赏到高水平演出。

《喜洋洋幸福年——中国煤矿文工团新年音乐会》剧照

本届“海之声”新年演出季中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带领观众看到文化背后所反映的中国人的智慧,看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之所在。作为新年演出季的重头戏,国图艺术中心特邀中国煤矿文工团为广大乐迷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民乐主题音乐会。2019年12月31日,《喜洋洋幸福年——中国煤矿文工团新年音乐会》在国图艺术中心奏响。演出阵容方面,除了乐团满编制出演,为充分展现民族器乐的艺术风采,中国煤矿文工团选取了二胡、京胡、琵琶、板胡、笛子、大鼓等民族乐器,“吹拉弹打”俱有展现,在新年来临之际以民族传统艺术为大家献上新年的祝福。本次演出以器乐合奏《国乐华章》与《庆典序曲》作为开幕,随后一曲《节日欢乐》,以新疆木碗唢呐与阿拉伯鼓的欢快演奏,便将节日氛围完美体现。当老中青几代人都朗朗上口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好人一生平安》响起,寄托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对广大观众殷切诚恳新年祝福的曲调,为观众带来本年度最暖心祝愿。由国家一级演员刘湘演奏板胡,与乐团合奏的《地道战组曲》在欢快氛围中带领观众忆苦思甜,警醒大众更加珍视今日的美好生活。整场音乐会十三首乐曲中,既有少数民族元素,也有国外名曲,既有传统二胡、唢呐,也有对口帮扶对象内蒙古通辽市的特色乐器马头琴的惊艳亮相。作为对口帮扶对象,煤矿文工团在弘扬通辽特色文艺作品方面不遗余力,通过帮扶过程中的相互了解,共同创作,本场音乐会由姚公平、于赫男、王超、孙丽霞、苏雅拉等艺术家联合演奏的马头琴名曲《万马奔腾》,把几百公里外的辽阔大地景象带来北京,把具有内蒙古风情的长调和呼麦与二胡板胡等其他民族器乐有机结合,悠长辽阔,让人心旌荡漾,为观众刻画出一幅与众不同的苍茫内蒙风情画卷作为压轴曲目,乐团借传统民乐曲《喜洋洋》凸显主题,将《新编喜洋洋幸福年》奉献给广大观众,呼应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完美落幕,为属于中国人的幸福年画上完美句号。据煤矿文工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台音乐会是一个开端,今后将每年都定时定点举办新年民族音乐会,打造民族音乐会品牌,弘扬民族音乐艺术,为广大观众不断奉献艺术精品。

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经典永恒——乐府室内乐团新年音乐会》剧照

演奏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合奏出一段段凸显传统民族特色的经典旋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1月7日,《经典永恒——乐府室内乐团新年音乐会》启幕。于川、郑瑀、高冠琳、高思超、李乐、赵洁楠等名家为观众带来了《琵琶行歌》《阿里郎》《大长今》《自由探戈》等一首首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作品。整场音乐会皆为清一色的传统乐器演奏的纯民族音乐,通过演奏者们的精湛演绎,把经典民族音乐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陈玉是一名学生,她和室友一起观看了这场演出,民乐的精湛与博大精深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位音乐家的演出都非常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器乐的感染力与美妙,能欣赏到这些大师、著名音乐家们的表演,我觉得是赚到了。”

《中国歌剧舞剧院“似水流年”经典金曲音乐会》剧照

此外,《中国歌剧舞剧院“似水流年”经典金曲音乐会》于1月12日上演。音乐会由经典影视音乐跟华语流行金曲两部分组成,《绒花》《我是一只小小鸟》《红日》《敢问路在何方》等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将悉数亮相。在这熟悉的歌声当中去寻觅曾经的记忆,去感受以往的情怀,被老歌唤醒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我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和热情。

用话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为北京人,对于什刹海的记忆符号也不尽相同,从静谧的水岸、嬉闹的冰场到喧嚣的酒吧街……上世纪90年代末,什刹海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迁,从古老城区到现代景观,并由此产生了诸多思考与话题。话剧《什刹海》正是以此为背景,在舞台上演绎出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1月17日至19日,该剧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正式公演。话剧《什刹海》,由北京剧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五十六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话剧围绕什刹海边上关家老宅的人与事所展开,以关家收藏的一方古砚的得失为主线,以关家老宅的历史和什刹海历史街区保护建设为辅线,逐一铺陈。力图透过关家三代人以及什刹海周边居民的生活经历、各个阶层各种类型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变化以及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整体性精神风貌。

话剧《什刹海》剧照

话剧中不仅对多种老北京元素加以体现,更着重表现了“昆曲”这一高雅的国粹艺术。主人公关一夫是一位痴迷昆曲、

有“倔关公”之称的昆曲名票,为此,剧组特意邀请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帆扮演这一角色。作为一部现实题材话剧,话剧《什刹海》在反映城市变迁的同时,也提出了经济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命题。话剧《什刹海》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的资助项目。其实这并不是一部新戏,由北京人艺著名编剧蓝荫海、王志安(执笔)于多年前共同创作。从创作之初到如今搬上舞台,足足有十几年之久,其间编剧不断地修改打磨剧本。两位编剧对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风物都极为熟悉,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积淀。该剧由北京人艺著名导演顾威与韩清共同执导。谈到剧中所探讨的主题,顾威认为故事中的矛盾,当下依然存在,“编剧十余年前通过剧中人物提出的问题,在当下正好得到了回答,故事的主题看似过时,实则超前。”

第十届“海之声”新年演出季让观众在节目中一起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扬光大。


最惹眼球